鬼谷子_第四章 自知而后知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自知而后知人 (第1/2页)

    原文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1]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2]。其伺言也,若声与之响[3];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4]。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5],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6],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注释

    [1]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想要知道他人,就必须先从了解自已开始;了解自己以后才能知人。

    [2]比目之鱼:只有一只眼睛的鱼,经常是两鱼协同并游。

    [3]响:回声。

    [4]燔(fán)骨:燔,烧,燔骨,烧烤骨头上所带的肉。

    [5]牧人不正:牧,统驭。统驭人,但不能整齐。

    [6]形容:形态、形象、容貌。

    译文

    要想掌握情况,要先从自己开始,只有了解了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人。对别人的了解,就像比目鱼一样没有距离;掌握对方的言论,就像声音与回响一样相符;明了对方的情形,就像光和影子一样不走样;侦察对方的言辞,就像用磁石来吸取钢针,用舌头来获取焦骨上的肉一样万无一失。自己暴露给对方的微乎其微,而侦察对手的行动十分迅速,就像阴变阳,又像阳转阴;像圆变方,又像方转圆一样自如。在情况还未明朗之前就用圆略来诱惑对手,在情况明朗以后就要用方略来战胜对方。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都可用这个方法来对待。如果自己不事先确定策略,统率别人也就无法步调一致。做事没有技巧,叫作“忘情失道”;自己首先确定斗争策略,再以此来统领众人,策略要不暴露意图,让旁人看不到其门道所在,这才可以称为“天神”。

    鬼谷锦囊

    人贵有自知之明。识人虽然重要,但识己更有甚之。知人先知己,才能果断出击。

    了解别人,学习别人的优点是一种谦虚好学的好品质,但必须建立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之上,按照自己的实际条件,学习适合自己、能为我所用的东西才能有所成就。

    延伸阅读

    要了解别人,首先必须了解自己,自己有了定见,才能正确而灵活地运用各种策略,进退自如。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了解别人的长短善恶,固然算得上聪明;但若能知人更能自知,才真正算得上大智慧。

    一位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

    少年问智者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又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你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的人,从他们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