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_第两百二十八章 花生汤和奶薯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二十八章 花生汤和奶薯粥 (第1/2页)

    “陈俊,回去后你去找冯硕,让他后天去找孙掌柜,告诉他先买10匹马,多了我们养不起了。”

    陈俊点了点头,一边退下一边在脑海中复述着下命令。

    “鳌拜,老郑走多久了?”

    “回主子话,他是正月底走的,今天已经十五了。”

    半个月了。

    刘一峰皱着眉头,半个月了自己买的那条船还没改装好嘛?

    元宵过后没几天,刘一峰还在加班加点补嵌字豆糖缺货的时候,邱麒麟派人来通知刘一峰刻意把郑芝龙送过去了。送过去除了参加培训外,也是去收货。

    刘一峰定的本是一条能载人50-70人或者等量货物的单桅广船的,但邱麒麟大手一挥,给了条双桅的,载重量自然也提升了4成左右。

    郑芝龙对于刘一峰如此放权非常感动,连船都不看一眼完全相信自己。殊不知刘一峰只是知道自己完全不懂船,与其浪费时间去看个热闹,不如直接丢给专业的人去负责。

    他要做的事还有很多的。

    杨长白已经通知过他了:宋应星会在清明前会金山城,那之后他必须重新做好一个顾问。

    那肯定就没有时间做其他事了,所以刘一峰必须抓紧时间在宋应星回来前让很多事渡过前期筹备阶段,这样他才能在当顾问的时间放心的让手下去做事。

    比如为之后连锁店找个靠谱的供应商,于是他今天应邀见了孙涧葵。

    刘一峰叹了口气,知道自己还是太着急了。郑芝龙要接受船长培训,要和船员熟悉,要出海跑几趟熟悉船体,怎么也要一些时间的,半个月没消息很正常。

    至于刘一峰为什么会着急,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又要没钱了。

    哪怕是分期付款,一艘船也太贵了,真的不是他能承受的。况且他还要留资金作为金山甜庄的流动资金。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的。

    回到金山甜庄后,宋献策正在算账,虽然最后的账目还没有算出来,但从其他人脸上的笑容能看出来今天的新品肯定很受欢迎了。

    “大头领,账算好了,今天的销售额比过去半个月平均销售额都高了3倍!”

    众人集体吸了一口凉气,连刘一峰都没料到新推出了花生汤和美龄粥如此受欢迎。

    花生汤就是后世浙省和闽省沿海一带的花生仁汤,具体起源于什么时候没有文献记载,但绝对是宋之后的朝代,因为宋朝才有了铁锅,才能熬煮出仿佛牛奶般乳白的花生汤。

    做法非常简单,就是大火熬煮煮烂花生的内部结构,然后小火把煮出来的油脂和蛋白质乳化,最后加糖就成了。

    花生被煮的无比糯烂勉强保持着花生仁的样子,但其实舌头轻轻一压就完全成泥了。而花生中的香完全被熬煮进了汤中,简直就是在喝花生。

    后世还延伸出了相当多的吃法,刘一峰是不准备呈现了,他就准备卖最基础的花生汤。在这个白天最热也不过10度上下的寒冷天气中,来一碗并不贵无比香甜冒着热气的花生汤温暖下身体,再让甜味让一天的劳累疲倦消失不见,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享受了。

    热饮花生汤非常受欢迎,而且刘一峰卖的是真不贵,比较落魄的民夫和探险者们,都能两人分一碗。

    而美龄粥是他推出的另一种热的饮品,这个价格就要贵一点的,因为材料更多也更贵。

    糯米和大米昨天晚上就泡上了,泡了一整夜。

    第二天一早把这两种米混合倒入铁锅中,倒入新鲜研磨过滤了几次的豆浆,最后放入提前蒸好的野白薯开始熬煮,最后放入冰糖调味。

    装碗时,用木勺把还成型的野白薯碾烂,一碗美龄粥就成了。

    这粥属于江淮菜,20世纪初创立的,因为华夏某个时期某个宋姓女子很喜欢吃,便取名美龄粥,在此之间就叫豆浆山药粥。

    野白薯就是山药,在华夏的文献历史上存在了3000多年的山药还有很多其他名字,不过明朝普遍就叫它野白薯。

    这边刘一峰不可能叫它美龄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