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绝尘_524.《洪山秋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24.《洪山秋韵》 (第2/2页)

行到底。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破茧为蝶的过程,挣扎着褪掉了所有的青涩和丑陋,咬开了那层薄薄的茧壳,化蛹为蝶的在阳光下抖动着轻盈美丽的翅膀,闪闪的、微微的、幸福的、**的。等到羽翼被阳光晒干,就会飞向蓝天,就会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精灵。可是我不是,我始终就是刘文博的化身,也是他的画风的忠实继承人。

    到了**省美术学院第三年的时候,我已经能熟练掌握刘教授的所有绘画技巧,也能十分自如的运用他的笔法,对他的构思、立意和表现手法已经了如指掌,就能在他的画作中进行一些辅助工作,而且在一些自己的画作中加以借鉴创新。只是大半会被大画家骂得狗血淋头:"你没有感觉到那山过于俊俏、那水过于娇艳吗?你没发现**过于复杂、归鸟过于潦草、细节过于简单吗?你就是个色盲!宝塔能画成这样吗?这就是一奥运火炬!"

    那是我的一幅油画习作,虽然有些自己的想法,也有些创新和思路,可是在亲如父亲的刘教授面前,只能表现得唯唯诺诺。刘教授花了几天的时间,对那幅画的细节做了一些修正,却得到了唐老师的喜欢和赞扬,哄着刘文博签上自己的名字,题了个《洪山秋韵》的名字送去参加美展,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居然会好评如潮。

    有一位资深的评论家撰文说:"刘文博用强烈的对比、夸张的线条、近乎尖锐的笔触和近乎完美的视觉三维空布局,打破了时空有些日暮西山的伤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感;金色的森林、红色的宝塔、霸气的山脉造型和时隐时现的溪流的柔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对比,也造成心灵的冲击,不失为一幅不可多得的现代杰作!"

    还有人在网络上评价说:"如果说刘教授以前是一个功成名就的画家的话,因为这幅《洪山秋韵》就可以当之无愧的被称为大师了!"于是那幅使得刘文博再一次获得美术界**荣誉称号的油画就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很自然的会又一次名声鹊起,就会有大批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的各路记者纷至沓来进行采访,大家最关心的不是那幅画,而是刘文博近期是否会有新作问世?或者是否还有得意之作尚未问世?刘教授的太极推手一贯打得很好。

    不过转过身,刘文博依然把我骂得一塌糊涂:"那些人都是疯子,也是瞎子!线条、色彩、构思和画风有几分相似就是我画的吗?以后就把小拐子的话拿出去换钱好了!"

    他真的说到做到,挑了我的一些作品,修正、补充了一下就交给画商去处理,人家卖画的和买画的自然是深信不疑,就会财源滚滚。我自然有些沾沾自喜,可是对那些钱不感兴趣,任凭唐老师处置。可就是唐老师懊悔不已,说是如果知道我的那些画就是继承发扬和推陈出新的佳作的话,就不会轻易放出去的,就不会和那幅《洪山秋韵》失之交臂的。

    女人自然有女人撒娇的方式,师娘也不例外,就一直嚷嚷要刘文博赔他。刘教授哭笑不得,提醒自己的老婆画是我画的,我会说画是经过了刘叔的修改和定稿的,把难题推回给他。还是聪明的师娘出了个主意:"那还不简单,反正以后会是一家人,以后就你们师徒两个人共同创作不就行了?"

    那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