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绝尘_515.勿谓知音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15.勿谓知音稀 (第2/2页)

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我念的是秋瑾的《满江红》:"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何处觅知音,青衫*!"

    那个一口美髯的大画家有些狐疑:"这是谁的诗?怎么没听过?"

    "我知道,秋瑾的!"唐老师笑靥如花的抢先说:"还是一个女人呢!"

    虽然借着前人的诗句,对唐老师表达了愿意当她的知音的意思,可是汉语言越来越不受重视、古典文学和者盖寡的窘境随处可见,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因为现在社会上实用主义盛行,而且因为经济效率的杠杆与纯理论的学术研究之间形成**的扭曲,本来就是阳春白雪的中国古典文学及研究自然就越来越变得门可罗雀、无人问津了。

    由于受到教育改革以及社会浮躁情绪的影响,本来汉语言就越来越不受重视,和满世界到处可见的外语强化和辅导根本无法相比;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从中学开始,语文教育的作业时间就越来越被其他学科挤压,使得学习汉语言的学生的兴趣热情远低于外语,以至于大学的语文学科已然被边缘化,呈现出"洼地"现状,这就有些"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意思。

    如果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话,那么语文教师无疑就是这*桂冠上的明珠。然而语文教学摆*不了为应试教育的束缚而采取的短期行为,语文老师就不得不把丰富厚实的语文世界收缩于一本《考试说明》之中,学生听、说、读、写的空间缩小,纷至沓来的资料,无边无涯的题海,再加上小练大训,搞得学生苦不堪言,从小就失去了对文学的兴趣,到了大学阶段自然就**无遗。

    于是,本应该十分荣耀的汉语言教育就这样遭到了冷落,大学语文老师变成了*上碓窝耍狮子--费力不讨好的角色,华师的文学院里有些选修课甚至因为报名人数寥寥而不得不为维系发愁,因为教育现在推行的同样是经济工作中的末位淘汰制。这种目光短浅、急于功利的教育方向和现在的基础科学研究一样,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中国的改革如今陷入了一片混乱中,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匆忙推出大修公路、大建高铁、大力发展重工业的四万亿计划,于是就造成了几年以后的经济衰退;于是在又一轮经济衰退的时候匆忙推出了一个超万亿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计划,从一开始就遭到一片反对声。这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中国特色:事关民生的医疗、教育和住房视而不见,而偏偏对这种投资**、效益极差的大型工程被感兴趣。这大概可以从原铁道部长的**丁书苗光是介绍项目的中介费就达几个亿的案件中可见一斑,那可是谁都会嘴馋的一块大肥肉。

    已经两次改革的医疗被说成是越改越看病难,而教育改革被说成是瞎折腾。其实按照唐老师的意见,教育改革应该涉及是否应当取消高考?是否在高中阶段应当取消文理分科?外语是否应当改为不仅仅学英语?应当增加或减少哪些科目?应当怎样将现在的军训、学农等走形式的活动,改为真正的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应当在学校怎样加入大量的社会、文艺、娱乐、体育等活动?怎样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学习目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