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绝尘_324.关于含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24.关于含蓄 (第2/2页)

造一个立体的形象。看看达芬奇、梵高、列宾、莫奈、毕加索全都如此。

    而中国的艺术,却从骨子里崇尚道家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刻意追求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所以说,中国人艺术中的那些空白,是用来盛放读者和观众的无限想象和回味的。诗文的妙处就在于能勾起读者的共鸣,绘画也常常仅仅只是寥寥几笔丹青,就能让看画者从中领悟大千世界、看出画家思想。比如郑板桥的竹、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韩美林的驴、齐白石的虾,还有张大千的山水、吴作人的熊猫、吴冠中的庭院、陈逸飞的小桥流水人家都可见一斑。

    西方的艺术就如同法国的拉菲,和周立波调侃的一样,度数低,喝上几瓶一点事都没有,就是心疼钱;而中国的艺术显得很含蓄,有些半遮半掩的韵味,露出的少让人联想得更多,就像东方的陈年佳酿,入口绵软,却回味隽永;西方的艺术就像意大利馅饼或者是麦当劳的汉堡,一下子就全给端上来了,要的就是那份兴奋和激情,可以让人爱不释手,可时间长了难免乏味;中国艺术和中国画的留白一样,并非因为画家水平低,恰恰相反,正是在这种留白中显出一种情致,显出一份韵律,显出一些雅趣。

    现在城市里的建筑不是千规一律的火柴盒就是高耸如云的塔楼,很单调也很丑陋,唯一的优点就是能够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扩大居住空间和范围,这是西方人的思维模式,被我们照搬过来,用在城市化进程中。而联合国却放弃了追求城市化的现代中国建筑和生态模式,却向世界推广印度的加强农村建设的印度模式是不是有些讽刺?在中国的城市里六十年以上的建筑已经寥寥无几,而在其他西方国家却比比皆是,这是不是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一种悲剧?

    中国的家居艺术本来就是博大精深。不一定都要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块山石点缀、很普通的方砖地上栽几根兰草、植几竿绿竹;墙头上是绿意盎然的藤蔓、葡萄架下是水光粼粼的金鱼缸;院子越是狭小,就越要拦腰在院的中央砌一堵矮墙。墙上开扇小窗,镂空雕花的窗格间透过墙那边树影花香,摇曳扶疏参差披拂,都若隐若现的显现出来。让来宾以为那边藏着个多大、多深的庭院呢。这可不是那座捣蛋(国家大剧院)、大裤衩(央视新址)所能相提并论的。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迫不及待的要一座七百平米、以小见大的苏州园林呢。

    这是中国人的聪明--越是含蓄、越是半遮半掩,就越能挑起人的好奇。一部《红楼梦》对那个美丽动人的秦可卿的描写叙述不过几百字,可给人的感觉就是文字背后藏了多少秘密,惹得几百年以后还有人在编故事去试图解开那扯不清、道不明的谜团。那个功成名就的刘心武甚至跑到《百家讲坛》上去讲《秦可卿之死》。

    中国的艺术往往惊鸿一瞥,只字片言--这就是魅力,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美好的东西往往都会带给人一些感受,或甜蜜,或激动,或温暖。这种感受又以点到为止、半遮半掩为妙,吞吞吐吐、扭扭捏捏说一点、写几段、勾几笔,却嘎然而止,总是在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而迫切想要更进一步的了解或得到的时候,对不起,打住、到此为止,这也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也就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这也就是绕梁三日,这也就是中国艺术挡不住的魅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