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绝尘_315.我们就休了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15.我们就休了他 (第2/2页)

为流传。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而保存最完整的就是那厚厚的中华书局发行的《全唐诗》。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清圣祖玄烨第五次南巡到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也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的手里,并将内府所藏的季振宜的《唐诗》一部发下,作为校刊底本。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上十人。至次年十月,全书就已经编成奏上。这部卷帙浩繁的大书,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编成,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想想那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遭遇,就叫人感叹还是前人的办事效率高多了。

    编纂那部《唐诗》的季振宜为清初著名藏书家,藏书之富,甲于江南。他整理唐诗历时十年才算告成。全书有七百十七卷,收诗四万二千九百三十一首,作者一千八百九十五人。所据材料来源,首先是充分地利用了其本人所藏的珍本秘籍,又得到前人的未完稿和一些成果,经过十年的反复校订、广事补遗,终于编成该书.书成后的次年,季氏就去世了。当时书稿未曾付梓,不久就被收入内府。由此看来,他才是最开始的集大成者。

    在此基础上,《全唐诗》增补了诗作、考订了辨误、增加了校语、调整了小传、安排了序次, 将唐代诗歌汇为一帙,为研究者提供了莫大的方便。但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大书,只以十人之力,一年多的时间内就编成,成书过于仓促,存在问题也就很多。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全唐诗》序中,谓全书共"得诗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凡二千五百二十九人",后人多从其说。其实,康熙玄烨所举的数字并不精确,近年日本学者平冈武夫将《全唐诗》所收作家、作品逐一编号作了统计,得出的结论是:该书共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这也就是以讹传讹的例子之一。

    《全唐诗》编成的次年,即由内府精刻行世,后又有扬州诗局本,二本皆为一百二十册,分装十函。后有光绪十三年(1887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1960年,中华书局据扬州诗局本断句排印,并改正了一些明显的错误。这就是我们现在看见的十本装的《全唐诗》,厚厚的一大摞,重得和砖头一样的,看着就叫人肃然起敬。

    那本田西兰视为珍宝的《唐诗三百首》的最后结果有些奇怪:我被狠狠的打了一顿、骂了一顿以后,田西兰自然就凯旋而归,却没有将那本小册子带走。我恭恭敬敬的把书亲自送上楼,女老师根本不准我进她的闺房。得到的回答却是一句:"你说的也对,书是用来读的,是用来传播知识的。"

    这是她第一次肯定我的观点,我就有些受*若惊了。

    "可那是我的传家宝,以后不准带到外面去,万一有什么闪失就追悔莫及了。"田西兰从书架上搬来厚厚的十本装的《全唐诗》塞给我:"我看了君如姐的书架,她没有这套书,你就替我把这转送给她吧,郑河不是沅江小龙的根据地吗?把书放在那里你也好随时翻一翻,不至于以后要是问起来一问三不知。"

    我就只有暗自叫苦了:说的轻飘飘,似乎还很有人情味,可是其中玄机重重:马君如也成了田西兰的闺蜜,加上翦南维,那还要不要人活了?一本《唐诗三百首》勉强能对付,那部《全唐诗》可不是闹着玩的,况且我还有那么繁重的学习任务,还得完成田大给我安排的功夫的*练、加上各项技术的学习,"想一想头都是大的。"我就这样对那个漂亮女生诉苦:"我又不是无所不能的变形金刚,又不是能飞天入地的超人。"

    "在我的心目中,你就是我的超人,就是我的变形金刚。"不管是在自己家里、水溪田家还是在郑河的望江楼,只要只有我们两个人在一起,那个文静的翦南维就会立马变得热情洋溢,就会用纤细的手指勾着自己那条短裤的松紧带:"给罗汉一个机会考察这里的投资环境,看看值不值得投入全部的资金进行开发和利用?"

    我不可能错过那样的机会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