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4章 空白信息栏 (第1/1页)
“境界栏可以标注我的境界……这有什么用吗?” 水流泉一脸古怪。 他自己的境界,他自己还不清楚? 若说标注寿命这种还有点搞头,标注境界,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除非…… 水流泉直接拿着封神仙典,走出蒙古包,根据他之前的试验,封神仙典似乎有扭曲因果的能力,只要拿着封神仙典,他手上的动作就会进行细微的修正。 比如拿着封神仙典,肌肉会被压平,可水流泉让别人通过这一点注意到他拿着东西的时候,所有人看到的景象,都是他的手指没有任何变化。 也就是说,所有人不但看不到封神仙典,就连水流泉拿着封神仙典产生的变化也看不到。 所以水流泉直接拿着封神仙典走出来,完全不担心被看到。 一个青龙堂的外门护法匆匆路过。 水流泉扫了一眼,然后低头看封神仙典的第一页。 果不其然,原本属于他的信息页,直接被覆盖。 ◆ 人类:博栋 寿命:42/70 血脉:宏夏人族100% 境界:内力三境 空白:—— 空白:—— ◆ “……” 水流泉彻底恍悟,这封神仙典,可是至高之器,显露个人信息怎么会只局限于他这个主人。 一开始出现空白信息栏,他就应该明白,这是他作为至高之器的主人,获取信息情报的方式! “呼,还好发现了,现在也不晚,让我看看,这空白信息栏到底可以填什么!” 水流泉闭目片刻。 了解了基本信息,这空白信息栏可以通过写入的文字意义,呈现对应信息,但只能两个字。 比如他可以写入“天赋”,然后他的所有天赋都会在这一栏呈现。 他也可以写入“事迹”,那么他值得一说,或者标志性的事件,就会被标注在这一栏。 其余人也一样。 水流泉即使不认识这个人,也可以直接通过封神仙典了解“他”的为人。 或者更加干脆一些,写入“善恶”,那么直接会显示个人的“善恶”数值,直接判断是否是好人。 乃至于,“忠诚”、“好感”这些像极了游戏的设定,也可以写入。 明白空白信息栏的作用后,水流泉顿时感觉一万项也不够用…… 完全是左右为难! 太多有意义的设定了,水流泉根本无法取舍。 不过,根据封神仙典的提示,一项空白信息栏可以写入的信息有限,最好是有针对性的设定。 比如写入“过去”,只能得知少部分过去,而且由于不明确,会随机截取,很可能得到完全无意义的东西。 写入“未来”也是一样的,虽然的确可以看到部分未来,但由于不明确,意义不大。 根据水流泉的看法,“事迹”这种设定就非常好,标志性的过去,才有助于了解一个人。 善恶,那更妙了,直接确定善恶,心怀鬼胎的人就不可能骗到水流泉了。 不过善恶的边界,还是有些模糊。 正常商业竞争,害的人家破人亡,这算是好还是坏? 为了国家而战,所以要来杀你,这又算好还是坏? 水流泉知道,善恶就是善恶,封神仙典不会进行曲解。 即使他认为对自己有恶意的人就是“恶人”,但是封神仙典却不一定这么认为……并不是不向着水流泉,而是“善恶”这两个字本身就太暧昧。 一个人不可能只做坏事,也不可能只做好事。 两者被写入一条空白信息栏,封神仙典只能进行综合计算,或者取其高者。 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张三是个世界级的好人,每天都要帮助一万人,但代价是,每天也要随机杀一个人,某一天他选上了水流泉,水流泉一看,哑,超级大好人,热情的接到家里。 张三递给水流泉一碗毒米粥,能毒死先天,说是想让水流泉尝尝味道,这是他为百姓改良做法的米粥,更加好吃。 水流泉吃了,一边吃一边说味道不错,完全不怀疑有问题,张三是超级大好人,怎么可能害他? 对吧? 然后水流泉就被毒死了。 真发生这种事,那就搞笑了,被自己的宝物害死。 所以,水流泉要用具备绝对性,目的非常明确的设定。 首先一个问题。 他需要空白信息栏的设定做什么? “趋利避害!” 水流泉立刻回答出来。 有了这个答案。 再找就简单多了,什么设定可以让水流泉趋利避害? “只能两个字的话,那么,写入……‘恶意’!” “写入失败,无关人物信息!” 水流泉立刻发现原因。 他在自己的信息栏写入恶意,这恶意是针对谁?他自己吗?这自然是不行的。 “恶意”是别人对他的感觉,不存在没有目标的“恶意”。 “恶意不行,那就只能通过已知信息进行判断了,或许可以写入‘恶举’,或者‘事迹’。” 水流泉思量片刻,选择了“事迹”。 理由很简单,因为恶举这两个字,不指代一个人最邪恶的事件,很可能只是众多恶举之一。 但是事迹不同,这是节选于一个人最有意义的事情,这个“最有意义”,封神仙典定义为“事件知名度”。 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大的事件,才会出现在事迹一栏,无论人们是否知道这件事是这个人做的。 比如说,一个暗杀者干掉了先天,无论他的身份是否暴露,在水流泉看到他的瞬间,若没有其余事件比刺杀先天还要惊人,那么这件事就会显露在“事迹”一栏上。 堪称照妖镜! 虽然依旧有很多缺陷,可对于水流泉来说,这已经极好了,能够得到太多的信息! “事迹:1、于沛县斩杀鬼潮。2、在王旗军驻地重伤主将,夺得兵权。3、斩杀冰齐先天,破老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