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圣旨再临 (第1/1页)
春雨绵绵,淅沥沥的落在瓦片上,在汇聚成一小颗的雨珠,沿着屋檐落在青石上,溅起小小的水花。 陆尘笙坐在开了大窗的大厅边缘,看着外头的桃花骨朵,在细雨中摇曳,微微有几分失神。 片刻之后,陆尘笙回神过来,手中的白子落在角落上,顿时将一片黑子吃的干干净净。 随即,陆尘笙拿起黑子看着已经变了样的棋局陷入了沉思。 初五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坐在雨帘前自己和自己对弈的陆尘笙,只觉得这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好。 自家的公子在这一刻,像极是一名闲散的隐士一般。 只是这样的寂静注定持续不了多久。 临雨坐着马车来到桃花坞前,随即而来的王公公也下了马车。 当见到一旁的临雨之时,顿时愣了一下,脸色微微一变之后就立马想要跪下。 临雨见此连忙挥了挥素手,陆公子这会儿想必就在里面,她可不想让陆尘笙知道些什么。 王公公察言观色自然厉害,这会儿见着临雨动作,连忙又微微挺直了身躯。 “公公这是来宣读圣旨的?” 王公公来有个一天多了,但临雨也是这会儿才知道。 王公公闻言,当即点头了点头,脸上带着一丝讨好的笑容。 “既然如此,公公自行进去,可不要乱说我的身份。” 临雨素手轻挥,轻轻说了一声。 王公公应了一声,带着人进去了。 临雨则是跟在了一旁。 几个人一进去,便见到坐在开了大窗户边的陆尘笙,一身白色儒衫,正席地而坐,面前摆放着围棋。 如此一幕,当真极为的和谐安宁。 临雨见着这样一幕,都是微微愣了一下。 王公公在一旁看了一眼,眼神之中也是露出一抹异色,在一旁微微等候了片刻之后,便是轻轻咳嗽了一声。 “圣旨到,陆尘笙请接旨!” 陆尘笙闻声连忙扭头看去,当看到一旁的王公公手中圣旨之时,顿时脸色一垮。 什么情况? 昨天不是刚刚宣读过圣旨了么?怎么这会儿又来一道? “小生接旨。” 陆尘笙在无奈,这会儿也只能够在接旨。 “朕观陆卿颇有才华,虽淡泊名利不喜官职,但姜国现风雨飘摇,望陆卿出仕为官。” 寥寥无几的几句话,但还是透露出要求陆尘笙出仕的意思。 陆尘笙这会儿是彻底无奈了,昨天不是刚刚拒绝了么?怎么这会儿又来一个? 昨天自己才刚刚拒绝,这皇上怎么可能会知道的这么快,并且传下圣旨也这么快速? 要不是见着这圣旨的材质不像是假的,陆尘笙怕都要以为对方在假传圣旨了。 “这、小生可以继续拒绝吧?” 陆尘笙有些小心翼翼的询问了一句,自己接连拒绝下去,可不会犯了杀头的罪吧? 王公公闻言,顿时和善的冲着陆尘笙一声。 “当然是可以知道,陛下礼贤下士,自然不会因此动怒,而且陛下接连数次的邀请陆公子出山,到时候传开来也可以成就一段佳话。” 说到这里,王公公微微停顿了一下,“你可知道陛下对于你的诗词可是极为的喜欢,尤其是你那一句几曾著眼看侯王,更是让陛下无比喜爱。” 这皇上连自己做的诗都知道了? 陆尘笙起初听着心中微微一松,但是听到后面之后,仔细一想顿时感觉有些不对劲了。 “数次?” 陆尘笙看着王公公,脸色有些认真了。 王公公含笑点了点头,袖子微微一开,顿时露出了里面数卷还未打开的圣旨。 陆尘笙见此脸色微微一变,这分明就是要强行让自己答应了。 圣旨拒绝一次两次什么的,皇上不生气可以显示出他的大度以及礼贤下士,外人听了那都是会赞扬皇上。 但若是陆尘笙接二连三,次次如此的拒绝圣旨,到时候就会变成不识好歹。 外人听了之后,那也只会是觉得陆尘笙太猖狂了。 除去这一点不说,皇上接连被如此的拒绝抗旨,那也是会动怒的啊! 这样一来,陆尘笙要是在拒绝怕就要刀斧加身了。 “陆秀才,你可接旨?” 王公公手中捧着圣旨,温和的冲陆尘笙询问道。 陆尘笙闻言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王公公见此也不动怒,只是笑眯眯的将圣旨收了起来,缓缓掏出第三道圣旨。 陆尘笙反应过来,见着对方就要拆开圣旨当即脸色一变。 “且慢!” 陆尘笙连忙叫道,这可是第三道了,事不过三啊! 对方要是在宣读圣旨,陆尘笙可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陆秀才大可不必担心,这第三道你也可以拒绝了,多拒绝几次也能够彰显出皇上的圣恩浩荡,咱家多来几次也没有什么。” 王公公闻言不为所动。 陆尘笙却是不信,这第三道可以拒绝,那此后陆尘笙就算是在拒绝几次,那也务必在最后要答应下来不可的。 毕竟只有答应下来,那才能够算的上是佳话。 若是没有答应,哼哼哼... 陆尘笙深吸了一口气,“王公公且慢,此事也不急于一时,我想请王公公转交个物件。” 王公公闻言愣了一下,转交什么物件? “初五,准备一下笔墨。” 陆尘笙挥手说道,初五连忙到一旁开始给陆尘笙磨墨。 片刻之后,砚上已经满是墨水。 陆尘笙拿起毛笔轻轻一沾,随即挥笔开始抒写。 王公公见着这样一幕,倒也来了几分兴致,当即凑上前来观看。 临雨这会儿也不甘示弱的走到前头来,美目轻轻一扫。 待念到第一句诗词之时,顿时微微一怔。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临雨瞪大了眼眸,死死的将面前这诗看着。 诗词之中的隐世态度,直接跃出了纸面,如此诗词更算的上是传世之作了! 王公公在一旁也瞪大了眼睛,虽然只是一名太监。 但是在宫中接触的人多了,看的诗词多了,多少还是懂的一些诗词鉴赏的。 此刻的他,也直接被震在了当场。 (关于这桃花庵歌,作者以前时候一直以为,庵是指寺庙的意思,唐寅落魄之时有一红颜知己来到身旁,后定居在桃花坞 后红颜知己死去,大为悲痛的唐寅后来出家号六如居士,所以一直误解这庵是寺庙一类的意思。 后来查了一下,发现桃花庵歌是1507年左右写的,那个时候唐寅还没有出家,红颜知己也还在,所以作者找了一下,这庵的意思应该是不对外开放的房屋,不知道有没有弄错,有的话请诸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