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 分分钟的事 (第1/1页)
“导引按摩,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当然,也可以用中药治疗、针灸刺激。” 导引按摩,赵帆掌握的最全面。 至于其它的治疗术,赵帆只能说还可以。 “人渣。” 秦妮子微微垂首,低声自语一句。 听到导引按摩,秦妮子便觉得有些恶心。 “表姐,你冤枉表姐夫了。 我真的是跌伤的,跟别人没关系。” 杨小雪躺在土炕上,嗫嚅着,开始解释起来。 事情不是秦妮子想的那样,赵帆是被冤枉的。 经过解释,秦妮子总算有点明白。 “人渣,刚才算我不对,你……没事吧。” 秦妮子思索片刻,缓缓抬目。 瞥了一眼赵帆,不禁面色红晕。 “小沙村的郑名医到。” “骨头村的纪中医到。”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窸窣的脚步声。 附近村落的七位老中医,一起赶来大岭村。 他们前来,是来参加赵帆中医馆的开业仪式的。 为首的郑、纪两位老中医,在方圆十多里地,极为有名。 数十年的行医经验,治好的病人不计其数。 “来的正好。” 赵帆微微点头,立刻起身迎接。 有这些老中医在场,赵帆也乐得作壁上观,毕竟要避嫌。 如果老中医出手,能治好杨小雪的病,那就再好不过了。 “在整个方山镇,还没有老夫治不好的跌伤。” 第一位进来的老头,随身带着一个小药匣,满脸胜券在握。 听说有跌伤病人,立刻自告奋勇而来。 “真正的名医来了,赵帆你哪里凉快哪里呆去吧。” 秦妮子显得很热情,开始泡茶招待。 足足七位老中医,难道还治不好表妹的病。 “赵帆哥,你就不要瞎掺和了。 走,咱们下棋去。” 杨小刀拉着赵帆,准备去门外的老柳树下下象棋。 “滚、滚……滚。” 赵帆扬扬手,有些厌恶的招呼杨小刀出去。 一来,经过赵帆的望问,杨小雪的跌伤,损伤的是体内重要脉络。 一般的中医,可能没有办法。 二来,杨小刀简直是个废物。 赵帆不愿意跟他掺和一块。 “病人的跌伤,已经不可挽回。 你们家属准备安排轮椅吧,病人后半辈子指定站不起来了。” 果不其然,第一位老中医经过仔细问切后,连连摇头。 根据他的见解,病人杨小雪算是废了。 照顾的好,今后会在轮椅上度过余生。 照顾不好,活不了几年了。 “啊,这么严重。” 秦妮子面带愕然,有些难以置信。 表妹年纪轻轻,还没结婚。 如果是这个后果,那可就太惨了。 “请第二位中医来。” 第二位老中医,为八里外的小熊村驻村村医。 精通中医,本草纲目内的各类药方了熟于心。 对于西医,也了解不少。 但一番探查,也是连连摆手。 “病人伤到要害了,恐怕活不了几天了。” 第二位中医,一直到第五位中医,大都是这个说法。 据他们所讲,人体腰部存在着重要脉络。 如果损伤,后果不堪设想。 即便神医在世,也回天无术。 “去请郑中医、纪中医来。” 秦妮子面色惨白,沿着薄唇,显得失望异常。 郑、纪两位中医,是方山镇最厉害的人物。 如果他们都没办法,那就只能认命了。 一身青衫的郑老中医,走进房间后。 仅仅瞥了一眼,便开始摇头。 不愧是有经验的老中医,能够一眼看出病人的病情。 令一旁的赵帆,也有些惊叹。 “病人的跌伤,重损肾脉。 肾为先天之本,治疗难度极大。” 最后一名老中医,为一名四十多岁、一头碎发的纪中医。 虽然年纪不大,但更加闻名。 许多疑难杂症,都在他手中被化解。 之前骨头村的一名孕妇,濒临死亡、呼吸都几乎消失的病例,就是纪中医救活的。 “只要纪中医能治好,我愿意出五十万。” 秦妮子终于看到一线生机,立刻掏出一张银行卡,放在纪中医面前。 五十万,在方山镇已经算大钱了。 从没有人,开出这么高的治疗费。 “表妹的伤,跟我秦家有关系。 如果不安排表妹来小卖铺工作,这事也不会发生。” 秦妮子缓缓抬眸,幽怨的瞥了一眼赵帆。 “治好病人的跌伤,至少得耗费三年时间。 所需的名贵中药——藏山鹿茸、南疆的补骨脂等,也得数十万。 至于结果,我也不敢保证。” 纪中医详细问切病人后,面带纠结说道。 “三年时间。” 秦妮子有些吃惊。 三年的治疗时间,未免太长了。 而且结果,还是个未知数。 “我不治了,我一条贱命罢了,不值得这么耗费。 过一天,算一天吧。” 土炕上的杨小雪哀叹一声,摇摇头。 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丝丝不甘。 也是,如花似玉的年纪,谁能承受这种打击。 “依我看,你们还是放弃。 病人会成为累赘,拖累死你们家属的。” 郑、纪两位中医,沉吟片刻,都一致建议放弃。 “两位老叔,求你们试一下。 结果,我们都能接受。” 秦妮子声音带着凝噎,几乎是求着对方。 “你这小妮子,怎么这么固执呢。” 两位老中医一齐摇头,背手站在原地不动。 对于治疗杨病人,他们有一丝把握。 但如果不成功,数十年的招牌,可就砸了。 他们不愿冒这个险。 “什么三年治疗时间,什么耗费名贵中药的。 依我看,是分分钟的事。” 赵帆冷哼一声,叹了一口气。 眼前的两位中医,顾惜自己面子,胜过病人的生命,简直不配称“中医”二字。 “分分钟的事,我看是分分钟病人就会死的事。” 两位老中医,不禁面面相觑。 随后两双轻蔑的目光,投向一旁的赵帆。 眼前的年轻人,一副土农民模样。 甚至刚刚,他们都没注意到。 “现在的年轻人,最喜欢说大话。 我年轻那时候,比他还狂。” 纪中医随手指着赵帆,冷冷笑了一声。 “小伙子,你知道中医两个字怎么写吗。 还分分钟,老夫倒想看看你怎么分分钟。” 郑老中医面色带着一丝怒气。 赵帆的话,无疑是打他们的脸。 如果一个农民,都能治病。 那要他们这些中医,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