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被包养? (第1/2页)
当然现在唐家也是风生水起,随便一个清三代官窑,只要是唐字款,最少也要几十万。 就拿昨天一整窑来说,普通占七成,精品占一成,残品两成。最后简单算下来,六七百万绰绰有余。 除去烧窑的成本,顶天一百万,到头来人家两天就赚好几百万! 肯定账不能这样算,毕竟唐家几代传承,底蕴深厚,唐明研究半辈子,水平自然高,也有人追捧。 不过也侧面证明一个道理:手艺,也是土豪们的游戏! 任何一门手艺,如果想做出精品,就要从原料开始选拔,百里挑一,才能过关。 然后是人工和失败率,就算是唐明这种顶级把桩师傅盯着,烧窑还是出现五分之一的损耗,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绩。 如果稍有差池,整窑前功尽弃,有的甚至连窑口都要重新搭建,这个成本如何算? 所以按照鲁善工看来,现在能从事手艺的匠人只有两种:一是自己和唐明这种,没办法,家传手艺,从小耳濡目染,生下来就在这个圈子里。 第二种就是土豪,或是其他行业的精英,积累完成财富和修养,因为某个契机爱上手艺,义无反顾,全身心投入其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才有可能得到成功。 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达,一般手艺已经可以完全被工业代替。比如以前走街串巷的锔瓷,那是因为当时瓷器金贵,普通人家不舍得扔,宁可花点小钱修补再用几年。 现在?一个大白碗,地摊不超过五块钱。 一个锔钉多少钱? 你说值不值? 在鲁善工看来,手艺传承最大难度在于人身上,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干这行。需要定性和坚持,用老话讲:要能坐的住! 其实以前老匠人收徒弟,前三年都是干零活,不是挑水就是砍柴做饭,连原料都不让你碰。 为了就是看看你的心性如何?还有人品高低? 三年满意后才真正入门,拜师学艺,从最基础学起。瓷器就是挖泥土,踩莲花墩,晒泥,足足又是一两年。 然后才能动手拉坯,再是动刀利坯,最后动笔上画功,一套下来,没有一二十年,想都别想! 要说浪费时间,那真是浪费。可教出来的徒弟水平绝对高,随便给一块瓷土,都不用手摸,一鼻子就知道是出自哪里。 整整两年跟泥巴打交道,每天脏兮兮,全身都是泥,换成谁也能做到。这不叫天赋,这叫坚持。 真正什么叫天赋,从利坯开始,同样的刀,同样的素胎,有人就能修到一毫米,有人打死也修不到,这才是天赋。 画工更是如此,需要深厚的美术和设计功底,就算您是仿古,那也要一笔一画的按照古人的仿啊! 仿不是一个坏词,古今中外,所有艺术都是从仿前人开始,无一例外! 谁也不是生下来就能成大师,都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无非是时间有所不同,最后的成就有高有低罢了。 这次来景德镇,见到很多手艺精湛的匠人,无论清三代,还是宋元明,仿起来得心应手,丝毫不错。 可他们这辈子可能只是个匠人,只能重复走别人的路,永远不能开创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流派。 这是匠人和大师的唯一